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有个著名的育儿理论叫:Good enough mother 。国内心理学家曾奇峰先生将其翻译为“60分妈妈”。意思是,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妈妈,也不必是完美的妈妈,刚刚好就可以了。
这是不是一个很让人意外的说法?但事实很扎心,100分的妈妈是养不出100分的孩子的
“因为60分妈妈,既不像100分妈妈那样,追求无限完美,时刻把孩子把控在手,生怕有所不及,也不像0分妈妈那样不管不顾,常常忽视了孩子的存在。只有60分妈妈,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,她会以你为荣辱,与你并肩战斗,同时给予你足够的空间去探索。”
妈妈为什么对孩子的发展无可替代?
《温尼科特写给家长的话》一书中,收集了11个亲自关系的话题,有针对性的讲述孩子在成长发育中,母亲如何与孩子相互滋养,又或是我们不以为然的举动,却已经阻碍孩子发展的谈话内容。其中包括:
继父母的难处
婴儿吸吮行为的价值
说“不”的三个阶段
嫉妒
父母的厌烦
安全感
妈妈的罪疚感
培养孩子的是非观
孩子5岁时及建立信任等
世界上所有的孩子,对母爱的需要都渴望和强烈。
于孩子而言,母爱是维持他们生命的养分。这种需要,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,阳光,水分。就是我们对呼吸的需要,源自于本能。
重视与提升孩子的心理自我构建远比单纯的喂养更重要。
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做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。
这些心理发展和人类高度相似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,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: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。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,而布料妈妈只能摇摆。按哈洛的说法就是“一个是柔软、温暖的母亲,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、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”。
刚开始,婴猴多围着“铁丝母猴”,但没过几天,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: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“铁丝母猴”那里喝几口奶水,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“绒布母猴”呆在一起;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,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,会跑到“绒布母猴”身边并紧紧抱住它,似乎“绒布母猴”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。
与喂食相比,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。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肌肤接触,如抱抱孩子,摸摸孩子的脸、胸、背等让孩子体味着“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”,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。所以洛哈得出这样的结论:爱,是一种接触,而非食物。
母爱是温暖的,呵护的,柔情的,耐心的,宽厚的。女性具备孕育的生理功能,就意味着母爱和父爱的不同。
怀胎十月的朝夕相处,使胎儿在母亲体内,未曾谋面的时候就已经对母爱产生着依赖、信任、安全感。
在婴幼儿时期母爱的缺失和分离会给他们的内心造成巨大的创伤,孤独和绝望。
为什么说60分的妈妈就是好妈妈?
正是因为母爱对于孩子如此的重要,很多妈妈担心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不好影响,所以宁愿委屈自己,也要维持表面和谐。
对“100分妈妈”的过分追求,就像为妈妈们套上了一层假面,让她们面容模糊、失去自我。
妈妈不是没有脆弱,只是那些脆弱都被隐藏在身份的外壳下。
社会认知一边用“伟大”赞美妈妈,一边对她们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她们只能一人扮演多个角色,在员工、保姆、司机、家庭教师之间来回切换。不能在单位加班,就只好在培训班门口、游乐场休息区,见缝插针地工作。辅导作业变成“渡劫”,面对抓耳挠腮的孩子,血压飙升也得控制情绪。
“100分妈妈”的光环之下,是一个平凡妈妈用无限的母爱,支撑起孩子成长的一片天。
更为扎心的是,100分的妈妈,也不一定能养出100分的孩子。
美国权威詹姆斯博士说: 家长和孩子好比一个100分的组合,当你做满了90分,孩子只有10分;一个满分的家长,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家长。每个无能孩子的背后,都站着一位全能妈妈。
小时候追着喂饭,长大了帮忙写作业,成年后又操心孩子的事业和婚姻。恨不得替孩子一手包办,却唯独忘记教会孩子“替自己负责”。结果,妈妈越能干,孩子的存在感就越低,越长越无能。
真正智慧的妈妈,懂得活成一束光,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。
那么,怎么做一个60分的妈妈呢?
重视夫妻关系:不要让一个孩子过多地影响你和丈夫的亲密关系,不要把孩子的需求凌驾于夫妻的需求之上。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永远是第一位的。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,
学会爱自己:不论在成为妈妈之前还是之后,很多女性都没有学会如何爱自己。特别是成为了妈妈之后,很多人对自己的定位都变成了XXX的妈妈,但是一个人首先是自己,才能在此之上有更多的社会属性。所以即使成为了妈妈,也要学会好好的爱自己。当妈妈自己会爱自己的时候,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影响,让孩子既不过分自卑又不过分自恋。
规划自己的未来:不要埋头做围着孩子转的妈妈 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划。这个规划未必是一定要在事业上成为多么优秀的人,但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定位。梳理出来有什么是自己想要做的,要有追求自己独立生活的想法。母亲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,自己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规划,很难教育出有独立思想的孩子。
正确看待母爱的负面情绪,学会放松:很多妈妈很爱孩子,以至于对待养育孩子的整个过程过于焦虑和紧张,不能慢下来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时光。为了爱孩子,又总是对自己要求过高,出现负面情绪之后后悔、自责,深怕影响孩子。负面情绪的出现更多的是一种信号,它在告诉我们某些地方出了问题,需要去处理。每一次处理负性情绪,都是促进我们成长的难得机会。